kaiyun官方網app下載app 完整詳解 | 下肢肌力的康復訓練(附訓練圖、計劃表)
肌力訓練是利用各種康復訓練手段,逐步增強肌肉力量和肌肉耐力,改善肢體運動功能;同時肌力訓練可以防治各種骨關節(jié)疾病及術后患者的肌肉萎縮,促進肌肉功能恢復。
無論是骨損傷、運動損傷、還是神經損傷的患者,肌力訓練都貫穿于康復護理的全過程,針對不同階段的患者選擇不同的康復訓練,遵循循序漸進的康復訓練原則,達到早日康復的目標。
研究顯示,在損傷或手術后的早期康復功能鍛煉中,進行下肢肌力康復訓練,如同時進行雙腿股四頭肌的等長收縮練習,可使手術腿的肌力提高30%。
適應癥
1.廢用性肌萎縮是由于固定不動、運動減少或其他原因,造成肌肉廢用性改變,從而導致肌肉功能障礙。
2.肌源性肌萎縮:肌肉疾病引起的肌肉萎縮。
3.神經性肌萎縮是由于神經病變引起的肌肉功能障礙。
4.關節(jié)源性肌無力是由于關節(jié)疾病或損傷引起的肌肉無力和功能障礙。
5、通過選擇性增強肌肉力量、調整肌肉平衡,可以矯正脊柱側彎、扁平足等骨骼和關節(jié)畸形。
6、防治肢體外傷、炎癥等引起的痛覺反射抑制而引起的脊髓前角細胞肌肉萎縮。
禁忌癥
1. 各種原因引起的關節(jié)不穩(wěn)定
2.骨折未愈合,未進行內固定
3.骨關節(jié)腫瘤
4. 身體狀況較差或不穩(wěn)定者
5.嚴重心肺功能不全等。
6.高血壓
肌肉強度是指肌肉主動運動的力量、幅度和速度。肌肉強度采用經典的“五級六點法”評估:
0級,完全癱瘓,無肌肉收縮;
1級:完全無法運動,肌肉有輕微收縮,但無法移動關節(jié)產生運動;
2級,無阻力kaiyun官方網app下載app,肌肉收縮能帶動關節(jié)做水平方向運動,但不能抵抗地球引力;
三級,三無阻力,肌肉收縮可以對抗重力移動關節(jié),但不能抵抗阻力;
4級:四級不完全:肌肉收縮能抵抗重力運動肢體,能抵抗一定強度的阻力,但不完全;
5級:完全正常,肌肉收縮可以抵抗較強的阻力來移動肢體。
訓練原則(根據肌肉力量水平選擇)
(1)當肌力為0級時,建議進行電刺激治療、被動運動和轉移訓練(即患者在心理上嘗試做出肌肉收縮的動作),其中轉移脈沖訓練與被動運動相結合的效果更佳。
(2)肌肉強度為1~2級時,適宜進行電刺激治療或肌電生物反饋電刺激治療,此時肌肉已有一定的肌電活動量,肌電生物反饋電刺激治療效果更佳。應與助力運動訓練等無負荷運動訓練相結合。
(3)當肌肉強度處于3至4級時,建議進行手動阻力訓練和利用各種器械的阻力訓練。
(4)耐力較差的肌肉群,應進行肌肉耐力訓練。
肌肉力量訓練方法
1、根據用力程度,可分為被動運動、輔助運動、主動運動和阻力運動。
被動運動:完全依賴外力完成的運動,包括醫(yī)生、家屬、康復器械、健康肢體等的幫助,目的是維持正常或現(xiàn)有的關節(jié)活動范圍,防止攣縮變形。適用于0到1級的力量訓練。
被動運動以關節(jié)活動和肌肉按摩為目的,患者通常采取仰臥位,在醫(yī)護人員及家屬的幫助下,做踝關節(jié)、趾關節(jié)、膝關節(jié)、髖關節(jié)的被動屈伸、旋轉運動,或肌肉按摩、拉伸等。在靜態(tài)下放松肌肉及肢體的緊張,糾正姿勢。做被動運動時注意不要引起明顯疼痛,有關節(jié)粘連感覺時避免劇烈、用力的運動。
輔助運動:當患者不能自行活動關節(jié)或活動范圍達不到正常值開yun官網入口登錄APP下載,又沒有足夠的力量完成主動運動時,由醫(yī)護人員、患者自身健肢或借助器械提供力量,輔助患肢運動。原則是以運動為主,力量輔助運動為輔。力量輔助運動適用于2級以上3級以下的肌肉力量訓練。
主動運動:指憑自身能力可以完成的運動。當肌力達到3級以上時,患者即可進行主動運動。主動運動能促進血液循環(huán),有柔和的伸展作用,能松解粘連,使收縮的組織得到伸展,有利于維持和增加關節(jié)活動范圍。如偏癱患者下肢一般恢復早于上肢,發(fā)病后2~3周即可開始站立、行走訓練,以防止下肢萎縮。
抗阻運動:肌肉為克服外界阻力而進行的主動運動。阻力的大小取決于患肢的力量大小。目的是增強肌肉力量,平衡肌肉差異。適用于力量大于3級的肌肉力量訓練??棺柽\動根據肌肉收縮類型可分為等長抗阻運動、等張抗阻運動、等速抗阻運動。
等長抗阻運動:又稱靜態(tài)運動,收縮時肌肉長度不變,不發(fā)生關節(jié)運動,可維持或增強肌肉力量,防止肌肉萎縮,安全易操作。支撐,并保持肘部彎曲成任意角度,以舉起重物。
等長抗阻訓練:又稱動態(tài)運動,肌肉收縮時只是長度縮短,張力不變,對肌肉有有效的保護作用。根據運動方向可分為向心抗阻訓練和離心抗阻訓練。例如,中風患者在臨床上出現(xiàn)不同程度的無力時,在康復初期進行等張力量訓練,可改善患者的肌張力??衫脝♀?、墻拉器、滑輪系統(tǒng)等輔助器械施加阻力。也可利用自身體重進行肌肉力量訓練。
等速運動:肌肉在整個關節(jié)活動范圍內,以最大的力量勻速收縮,肌肉收縮產生的力量始終等于阻力;在整個關節(jié)活動范圍內都能產生最大的張力,所以等速收縮練習是提高肌肉力量的有效手段。
① 運動強度:設置阻力大小,根據肌肉力量水平和訓練目標確定運動強度。
②阻力負荷:杠鈴、沙袋、墻壁或力量訓練器械等。
③運動時長:訓練時開yun官網入口登錄APP下載,肌肉等長收縮時間為10秒,休息時間為10秒。
④重復次數(shù):10次為一組訓練,每天可進行數(shù)組訓練,根據患者耐受程度選擇。
⑤訓練頻率:1次/天,每周3至4次,持續(xù)數(shù)周。
⑥多角度等長肌肉力量訓練:在整個關節(jié)活動范圍內,每隔20°至30°進行一組等長訓練,全面增強肌肉力量。
培訓內容
1.靠墻蹲
雙腳與肩同寬站立,腳尖向前,抬頭挺胸,保持身體直立,背部靠墻,腳跟離墻約一英尺。將體重均勻分布在雙腿上,緩慢下蹲,保持大腿和小腿呈 90° 角。保持這個角度,逐漸將雙腳向前移動。確保膝蓋和腳趾在一條直線上。也就是說,當你從上面往下看時,膝蓋應該蓋住腳趾。繼續(xù)這樣做,直到你再也堅持不住。做靜態(tài)深蹲練習。
此動作在鍛煉大腿后部及腰臀部肌肉的同時,能更好地刺激股四頭肌的收縮。
如果問題是一條腿的肌肉萎縮,可以做“單腿靠墻蹲”練習,調整健腿與患腿的力量差異,避免因肌肉力量不平衡造成新的傷害。
2.直腿抬高
直腿抬高是下肢力量訓練的經典動作之一,可以強化大腿內外側肌肉。
向前伸直雙腿
將腿伸直向后抬起
伸直抬起雙腿
將腿向內伸直
患者將腿抬到一定高度,維持10秒鐘,然后慢慢放松,休息10秒鐘再抬,如此重復10次為一組。練習時,注意將腿伸直,抬到一定高度。
3.單腿深蹲
單腿深蹲可以加強下肢肌肉力量,訓練和強化關節(jié)的本體感覺,具有一定關節(jié)靈活性和下肢肌肉力量的患者,可以在專業(yè)人員的指導下進行深蹲。對于髕骨前極及髕骨下極疼痛綜合癥患者,深蹲是一項很好的鍛煉。
練習時,雙手叉腰,站起,將一條腿向前抬離地面。需要練習的腿應支撐身體。上身保持挺直,目視前方。慢慢蹲至自己能承受的角度,然后不停頓地慢慢站起?;謴蛦瓮日玖?。如果在練習初期身體不穩(wěn)定、搖晃,可以抓住身邊的某物幫助穩(wěn)定;在后期,身體穩(wěn)定后,可以負重練習。
4. 抗阻伸展和膝關節(jié)屈曲
抗阻膝關節(jié)伸展
抗阻伸膝主要目的是訓練股四頭肌的肌肉力量。坐下,屈膝關節(jié),讓小腿自然下垂。在踝關節(jié)處綁上彈力橡皮筋或沙袋,負重練習。完全伸直時,保持3至5秒。1個動作。此練習不適合有關節(jié)疼痛或炎癥,或肌肉力量不足的人。
抗拒膝關節(jié)屈曲
抗阻屈膝運動可加強大腿后側(腘繩?。┘∪饬α?,基本適合一般患者,接受膝關節(jié)后交叉韌帶重建術的患者術后3個月內不宜做該運動。
以上舉例適用于適合的患者采用適當?shù)募∪饬α坑柧毞椒?,并必須在專業(yè)康復醫(yī)生或康復治療師的建議和指導下進行。
來源:北京大學第三醫(yī)院康復科官方平臺康福匯國際臨床與康復醫(yī)學
我要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