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aiyun體育登錄網(wǎng)頁入口 堅持走路鍛煉的人,最后都怎么樣了?身體上的積極變化想象不到
近年來,我們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,交通也越來越便利,但隨之而來的是人們的運動量減少,身體狀態(tài)呈現(xiàn)亞健康趨勢。因此,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注重自身健康的重要性,開始參加體育鍛煉,健身。
相信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感受云開·全站apply體育官方平臺,開始運動后的前幾天精力充沛,每次都拼盡全力去運動。但幾天之后就感覺很累,每天回到家就只想躺下。這也導致真正堅持運動的人很少。
但其實,長期的運動,會給我們的身體帶來很多好處,特別是對于老年人來說,如果堅持走路鍛煉,身體的積極變化將超乎你的想象。
長期的運動會給我們的身體帶來什么樣的變化?
美國一所學校曾經(jīng)做過一項名為“零時體育課”的教育實驗,要求學生在上文化課之前進行大量的體育鍛煉。經(jīng)過長時間的跟蹤,參與這項活動的19000名學生成為美國最健康、最聰明的學生之一。通過這個實驗,一定程度上可以證明,長期鍛煉確實能給我們帶來一定的好處。
原來,我們大腦里的神經(jīng)元數(shù)量并不是固定的,運動可以促進神經(jīng)元的增生,從而豐富大腦的神經(jīng)網(wǎng)絡,增強我們的記憶力和學習效率。對于青少年來說,運動可以促進大腦發(fā)育,而對于老年人來說,運動可以減緩大腦退化的速度。
盧梭曾說過:我的身體必須不斷運動,這樣我的大腦才能運轉。長期堅持鍛煉的人也會變得更聰明,不知不覺中就會與別人拉開巨大的差距。
但說到運動、訓練、減肥,相信大多數(shù)人都會想到辦個健身房會員。其實運動“很便宜”,不一定非要辦個高端的健身房會員,也不一定要每天跑5公里,我們其實忽略了最簡單最基礎的運動,就是走路。
肯定有人會疑惑:我走路幾乎不出汗,不出汗的運動怎么能算是運動呢?
其實,我們做有氧運動的時候一般都會出汗,此時身體的循環(huán)系統(tǒng)可以得到充分的促進。但并不是所有的運動都會出汗,有的運動即使運動量達標也不一定出汗。這主要跟個人的體質(zhì)有關。所以我們不能根據(jù)是否出汗來判斷是不是運動,也不能認為大量出汗的運動就是好的運動。
說起散步,它已經(jīng)被世界衛(wèi)生組織公認為“世界上最好的運動之一”。而《新英格蘭醫(yī)學雜志》曾報道,每周散步三小時以上,可使心血管疾病風險降低35%-40%。所以,別小看散步,它能給我們帶來很多好處。
每天散步可能帶來這 4 個好處
改善血液循環(huán)
散步是一項有氧運動,堅持散步可以鍛煉心臟,強化心肌功能,增加肺活量,對提高心肺功能很有幫助。研究表明,40歲以后,每天走8000步的人,比每天走4000步的人死亡風險低50%左右。不過需要注意的是,散步的強度并不影響所獲得的健康益處。
同時,步行不但使腿部活動、增強肌肉彈性,而且使全身的骨骼、肌肉活動起來,使呼吸系統(tǒng)、神經(jīng)系統(tǒng)保持活躍,改善血液循環(huán),促進新陳代謝。
減肥、燃燒卡路里
雖然步行不能像跑步或其他運動那樣快速燃燒卡路里,但如果你堅持步行鍛煉,它仍然會幫助你減肥,特別是對于想要減掉腿部脂肪的人來說。
而且飯后散步,不僅可以幫助胃腸消化食物,還可以防止脂肪在腹部堆積,起到減肥的效果。只要身體動起來,身體里的脂肪和熱量就會不斷被消耗,散步一小時就能消耗160大卡的熱量。
一般來說,對于體重偏重的人來說,需要保持中度或快走的強度,最好是10分鐘800至1000步,堅持至少30分鐘,才有助于減肥。如果只是慢慢地走路,既不能消耗體內(nèi)的脂肪,也達不到減肥的目的。
改善睡眠
散步可以讓我們的身體產(chǎn)生內(nèi)啡肽,它是人體自身產(chǎn)生的一種內(nèi)源性肽類物質(zhì),是天然的止痛藥。內(nèi)啡肽除了有鎮(zhèn)痛作用外,還能產(chǎn)生催眠作用。
快步走也能提高體溫。走路時身體會微微出汗,停下時體溫就開始下降。如果睡前洗個熱水澡,會很容易進入深度睡眠,提高睡眠質(zhì)量。
同時,經(jīng)常運動可以調(diào)節(jié)生物周期節(jié)律,也就是我們的生物鐘,經(jīng)常運動可以讓人心情愉快,有助于緩解壓力,避免夢醒,減輕失眠癥狀,甚至減輕抑郁癥狀。
散步更容易堅持,而且有益健康
走路其實是最簡單、最容易的運動方式。相比于每天去健身房,可能覺得很麻煩,去幾次就懶得去了;而到了外面跑步,又會受天氣影響,很容易給自己找今天天氣不好的借口。相比較而言,走路是最簡單、最容易堅持的運動。
長期堅持可以幫助人們保持身體的活動能力和獨立生活的能力,特別是老年人,身體可以自由活動,生活質(zhì)量自然會大大提高。
走路的好處很多,除了以上這些好處,走路還能增加海馬體能,激活腦回路,幫助增強記憶力。但就像去健身房一樣,每件器材都有自己的使用規(guī)范,走路也有最正確、最健康的走路方式。
走路有很多好處,但是我們該怎樣正確走路呢?
走路姿勢大概是走路最重要的問題云開·全站APP登錄入口,走路姿勢不正確也會給身體造成負擔,有的人走路很慢,時間長了鞋底就會磨損,有的人習慣踮著腳走路云開·全站apply體育官方平臺,有的人喜歡橫著走路,這些姿勢都是不正確的,走路時步子邁太大也容易勞損膝關節(jié)。
日常生活中,最常見的現(xiàn)象就是“低頭族”。以前,大家走在路上都會昂首挺胸,但現(xiàn)在,很多人走在路上,都是低著頭玩手機,甚至有人過馬路時,眼睛還盯著手中的手機。
但長時間低頭也容易造成頸后肌肉僵硬,頸部前方的肌肉長期處于松弛狀態(tài),久而久之就會引起肌肉萎縮或者攣縮,也會導致頸椎變形。
我們走路的時候,頭頸要稍微抬起,下巴要上揚,這樣可以幫助我們集中注意力;肩膀要自然地往后拉,這樣可以讓肺部吸入更好的空氣。同時,這樣的走路姿勢也會讓人看起來自信而有活力。
其次可能比較常見的是在公園或者小區(qū)的小花園里,一些老大爺或者老阿姨在走路的時候會把雙手背在身后。很多人覺得這個姿勢很正常,不覺得有什么不妥,但其實如果長期這樣下去,很可能會導致手臂向外彎曲,變形。
我們走路時,手臂和腿部的動作也是相互關聯(lián)的。手臂的擺動對于走路非常重要。手臂擺動得好不好,取決于手腳的動作是否同步。當腳向前移動時,手臂自然擺動。但如果手臂擺動的幅度大于肩膀,膝蓋就容易彎曲。擺動時,最好是大拇指幾乎碰到衣服,但不要碰到衣服。
另外,腳落地的位置也很重要,正確的做法是先用腳跟著地,再將重心前移,最后用腳掌落地。
有些人走路時腳是外翻的,而有些人走路時腳是內(nèi)翻的。其實根據(jù)人體解剖學,腳稍微外翻的走路方式是比較正常的,也是最健康的。這是因為我們的髖關節(jié)有一定的外翻角度,但如果過度外翻,可能會引發(fā)一系列的問題,導致受傷。
除了要注意走路姿勢,我們還需要留意自己的步態(tài),如果出現(xiàn)步態(tài)異常,則可能是身體健康出現(xiàn)問題的征兆。
走路時,注意異常步態(tài)
剛才我們講了,從人體解剖學角度來說,腳趾稍微外翻是正常的,相反,走路時腳趾內(nèi)翻,可能是個人習慣,也可能是骨關節(jié)炎引起的。骨關節(jié)炎是一種退行性疾病,是由于關節(jié)軟骨退化、破壞,關節(jié)邊緣及軟骨下骨反應性增生所致。
骨關節(jié)炎會使平常走路時腳掌向內(nèi)翻的人,患上骨關節(jié)炎后,也可能會出現(xiàn)這種情況,因為很多人的踝關節(jié)會因為患病而向外翻,這就容易導致患者的腳掌向內(nèi)翻,同時還會出現(xiàn)關節(jié)腫脹、疼痛、關節(jié)彈響等癥狀。
另外,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見過有人走路時身體前傾,步幅雖小但很快,擦著地面,像是在向前沖刺。這種步態(tài)被稱為“驚恐步態(tài)”,可能是帕金森病的征兆,多見于中老年人。
帕金森癥是一種中樞神經(jīng)系統(tǒng)退化性疾病,患者肌肉僵硬,平衡能力和協(xié)調(diào)能力較差,為了保持身體平衡,走路時不敢邁大步,會不自覺地縮短步幅。隨著病情加重,這種現(xiàn)象會更加明顯,患者行走也會變得更加困難。
還有一種“醉酒步態(tài)”,科學上叫共濟失調(diào)步態(tài)。顧名思義,走路就像喝醉了一樣,前后搖晃,步履蹣跚,好像馬上就要失去平衡摔倒。這種步態(tài)常見于腦溢血、腦梗塞、前庭神經(jīng)炎等疾病。這些疾病會導致小腦受損,引起小腦功能障礙,導致走路時出現(xiàn)這樣的步態(tài)。
因此,如果在行走時出現(xiàn)上述步態(tài)異常,就應該引起注意。
最后的想法
總之,運動不只是去健身房,散步也對我們的健康有好處,簡單易行,也容易長期堅持。但散步時,一定要注意走路的姿勢,姿勢正確,走路就會更健康。同時,也要注意自己的步態(tài),如果有異常,一定要及時就診治療。
參考
我要評論